高温+汛期!@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这些暑期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防范要点请收藏!
进入暑期,公园、旅游景区等场所游客流量大幅增加,高温、雷电、暴雨等极端天气频发,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压力增大,极易引发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因而,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提高警惕、研判风险,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防止特种设备带病运行,做好暑期期间高温天气及汛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特种设备安全平稳运行。
特种设备安全防范措施
❖锅炉燃料(煤粉,生物质等)如未妥善存放,极易发生自燃并引发火灾、爆炸;
❖锅炉水泵、风机等设备的轴承润滑冷却系统可能因冷却水温度高、流量不足、冷却系统结垢导致超温;
❖水泵、燃烧器等设备的供电系统可能因高温导致线路老化,引起漏电或火灾;
❖电气安全保护装置(继电器、接触器的安全触点)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失灵,导致异常动作;
❖发生洪涝灾害时,处于低洼处的锅炉、水泵、风机等设备易被水淹,导致部分功能失灵,容易造成燃气外泄、发生危险。
❖油,气管道应装设紧急切断装置,锅炉房内应装设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锅炉房内应保证可靠通风。
❖对锅炉运行状态定期进行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上报。
❖锅炉房应有备用电源或者备用发电机,备用发电机要保证可以随时正常使用。
❖日常巡查过程中对锅炉辅机和线路进行检查维护。
❖定期对锅炉安全保护连锁装置进行功能验证,并保证手动操作装置可靠有效。
❖锅炉房内应有可靠的降温防暑设施。
❖ 盛装液化石油气等液化气体介质的压力容器可能发生超温超压现象,甚至可能导致爆炸。
❖ 温度升高可能导致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泄压装置动作,介质向外排放。
❖ 气瓶在烈日下暴晒引起超压变形、泄漏或者爆炸。
❖ 地质滑坡、基础沉降引发设备位移、变形、开裂等。
❖ 当液化气体介质的储罐发生超温超压现象时,应果断采取喷淋降温、强制通风等措施。
❖ 严格控制液化气体贮槽的液位。
❖ 气瓶的运输和储存要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应存放在阴凉处,必要时采取降温措施。
❖ 软土流沙地段应进行必要的基础加固。
❖ 液化气体介质的管道可能发生超温超压现象,甚至可能导致爆炸。
❖ 压力管道因温度升高产生膨胀,可能导致支吊架异位、热应力增大等安全隐患。
❖ 地质滑坡、基础沉降引发埋地管上浮及支架冲毁、变形、移位,易引起管道失稳、开裂等。
❖ 监控压力管道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确保在正常可控范围之内。
❖ 严格按规范安装压力管道,确保压力管道的柔性,保证足够的膨胀量。
❖ 观察埋地管道地理环境,必要时采取压力管道固定及围堰防水冲措施。
❖有些电梯机房、井道或底坑因建筑物防雨、防水设施不可靠,骤增的雨水可能灌至电梯机房、井道或底坑造成某些电气装置受潮或短路。
❖发生水灾会导致相关机械部件被水淋或浸泡发生锈蚀,雷电可能引起城市电力系统故障,这些都有可能造成电梯突发故障停止运行。
❖部分电梯机房受到暴晒,高温会造成控制系统主板等电气元件故障或者部件的过热保护装置启动,使电梯停止运行。
❖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做好防高温中暑、防触电保护。
❖完善防灾抗灾的硬件建设,对电梯设备周边区域进行地基加固,增设防洪、防雷电等设施。
❖完善电梯机房防雨降温设施,增设电梯底坑积水专用抽水泵,提前将电梯待机楼层调整至二楼以上。
❖及时开展电梯设备电气线路、安全装置及附件、紧急切断装置等关键部位的隐患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 高温导致设备液压系统故障。
❖ 高温使润滑油的粘度减少,降低润滑的效果,加速起重机主要零部件的磨损。
❖ 暴雨造成洪涝水灾情况下,室外起重机械长时间浸泡在水中,造成电气设备因进水引起损坏或者故障。
❖ 暴雨影响视线,易发生作业人员伤亡事故。
❖ 暴雨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冲击起重机和轨道基础,致使起重机整机倾覆和轨道基础损坏。
❖ 注意对液压系统油液的冷却,防止曝晒;更换符合作业环境要求的润滑油和液压油。
❖ 经常性检查,发现主要零部件磨损及时更换。
❖ 露天起重机轨道基础要有足够的强度,防止暴雨冲刷掏空基础使起重机坍塌。
❖ 在汛期、极端天气前主动检查锚定装置、夹轨器、铁鞋等抗风防滑装置的工作性能,确保功能正常。平时注意检查,使起重机轨道或电缆沟的排水畅通;使电气房(或电气控制柜)不渗漏水。
❖ 根据天气预警,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提前做好室外起重机械的防风措施。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十不吊”规定,风力超过6级或暴雨天气,必须停止作业。
❖作业人员在雨天作业视线不清发生事故。
❖地面积水过深,造成车辆进水熄火。
❖制动摩擦片被浸水受潮,摩擦系数急剧降低,引起制动失灵。
❖车辆陷入水坑,车轮打滑空转,造成车辆受困,特别是在一些有特别厚的泥土的地方,大雨过后泥土淋湿,容易深陷,在这些地方一定要注意。
❖遇到车辆受困及时救助。
❖车辆受损及时修复。
❖对于浸水的摩擦片,可用连续制动以产生热能使水蒸发,恢复其摩擦系数即可。
❖下雨天气应及时打开雨刮器;根据雨量适当的调整雨刮器速度,以防雨水遮挡视线,便于驾驶员判断路况;尽量保持直线驾驶;雨水较大时路面会出现积水现象,容易出现制动距离变长,出现路面湿滑的情况,在驾驶时应双手平衡把握方向盘,尽量直线行驶;注意高温时蓄电池的维护保养,防止车辆自燃;雨水天气,急刹容易导致轮胎抱死,发生侧滑的现象,刹车时应该缓踩刹车,避免急刹车;尽量绕开积水路段。
❖ 高温导致液压油粘度下降,密封不良,温升过高。
❖ 高温引起设备散热不良引起故障报警,电气元件过热失效。
❖ 电气系统、电气安全装置、电机密封等部件进水失效,电气短路。
❖ 检查冷却系统,定期检测油压。
❖ 加装散热系统或冷却系统,确保系统工作正常。
❖ 低洼地带加设防水墙,增设排涝设施,对易浸水的设备做好绝缘工作,防止进水。
❖ 关注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预警,及时加强应急巡查巡检,排查安全隐患,做好设备防水、防潮、防高温工作,避免特种设备受损,影响安全运行。恶劣天气应停止户外作业和运营。检查设备基础,疏通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应停止使用室外电梯。
❖汛期使地下水位抬高,室内电气装置和设备基础受潮、浸水,电气装置绝缘性能降低和器件锈蚀加剧,导致短路、接触不良等,甚至供电意外中断,以及基础偏差变化更明显。
❖汛期多发的地质灾害危及缆索支柱基础和上下站机房,造成支柱倾覆和缆索塌落,机房受水毁、塌落或掩埋。
❖汛期形成的高温、高湿、多雨,使得上下乘客通道地面、厢内地板和栏杆扶手表面湿滑,易造成人员滑倒和跌伤。
❖建立暴风雨预警机制,做好相应应急处置预案,设置防风墙或导风障,配备专职人员和应急用品、防暑保健品,设置人员值班巡查、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方案,并尽早进行应急演练。
❖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气绝缘电阻、接地装置电阻和电气操作器件通断电的接触状况,及时更换不良绝缘件,清理触电锈蚀和排除接地装置的不良导体。
❖关注天气及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暴风雨、雷电天气下,及时停止客运索道运行,迅速切断电源,设置好防风装置。尽量不在雨天营运,确需运行时,须在确保作业安全下,佩戴齐全相应个人防护器具,注意湿滑的安全防范,再予以实施。